学院要闻
我院严格落实媒介伊蚊孳生地清理要求扎实开展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
为积极响应爱国卫生运动号召,深入贯彻海南省健康建设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海南省各类场所常见媒介伊蚊孳生地处理工作要点》通知要求,彻底清除蚊媒孳生环境,有效预防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切实保障师生健康安全,我院于2025年7月30日、31日和8月1日连续叁天,在全院范围科学、规范、系统地开展了以清除媒介伊蚊孳生地为核心的专项防控行动。
一、科学部署,精准治理孳生地
本次行动严格按照《海南省各类场所常见媒介伊蚊孳生地处理工作要点》执行,重点针对校园内各类潜在的蚊虫孳生环境进行彻底排查与清理。
全面清理各类积水容器:对教学楼、宿舍区、绿化带、公共区域等场所进行全面巡查,对发现的各类露天闲置容器(如花盆托盘、废弃水桶、瓶罐、轮胎等)立即采取“倒、清、翻、收”措施,彻底倒空积水、清洗容器内壁,将可倒置的容器倒置晾干,对无用的废弃物进行清理回收。对功能性积水(如下水道口、排水沟、蓄水池盖等)进行检查,确保无积水淤积,排水通畅。对无法清除的积水,按规定要求投放安全有效的灭蚊幼缓释剂,或采取生物防治措施。
二、强化宣教,提升防控意识
我院高度重视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普及。同期,组织医务人员及后勤管理人员深入学习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及《工作要点》内容,并在校园内显着位置更新了宣传栏,重点介绍媒介伊蚊孳生地的识别方法、科学处理流程及个人防护要点,引导师生员工共同参与、自觉维护无蚊环境。
通过此次聚焦孳生地科学处理的专项爱国卫生运动,我院有效切断了蚊媒传播途径,显着降低了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风险。后勤处将继续按照《工作要点》要求,建立孳生地巡查清理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环境整治和蚊虫密度监测,持续改善校园环境卫生,为全体师生营造一个更加整洁、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后勤处 蔡彩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