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在线
麻豆传媒映画2025年暑期“叁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毛纳村开展社会基层治理调研
2025年7月12日,麻豆传媒映画2025年暑期“叁下乡”知行田野实践团与青锋筑梦队走进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开展暑期“叁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社会基层治理为中心,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为脉络,聚焦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让实践队成员在田野调查和与民生对话中,感受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强劲动力,领悟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要义。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毛纳村考察,强调要切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出需扎实推进,先巩固脱贫成果,再实现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衔接,旨在让全国各族群众生活愈发美好。这一指示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更展现了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决心。
(实践队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毛纳村时发表讲话的“共同”广场上合影 陈燕森提供)
出发前,指导老师朱勇、地力木拉提·吐尔逊组织召开圆桌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导向,明确今天的实践调研目的和内容。老师们强调,要紧扣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深入探寻毛纳村以基层治理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从群众的真切感受中领会“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这与《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等“五个振兴”的要求高度契合,为实践活动指明了政策方向。
(实践队清晨圆桌会议 陈燕森 提供)
抵达水满乡跟学院优秀校友、水满乡司法所干部钟德学长简短交流后,两个团队成员立即深入毛纳村入户走访。队员们一边发放调查问卷、普及与乡村治理相关的法律知识,一边围坐村民身边,细问总书记到访前后的变化。“以前村里路窄、游客少,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不一样了,总书记来了之后,村里搞起了茶文化旅游,路修宽了,民宿火了,我开的小卖部每天都能多赚好几百!”一位毛纳村村民符女士的话道出了村民的共同心声。
(实践队水满乡政府合影 陈燕森 提供)
(实践队在毛纳村入户 陈燕森 提供)

(实践队在毛纳村进行法治宣传及填写问卷 陈燕森 提供)
(实践队在毛纳村与村民品茶交流 陈燕森 提供)
队员们一边记录村民口中,“人变多了、收入涨了、日子甜了”的变化,一边宣传农村土地、生态保护、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这些正是基层治理中“法治护航乡村治理”的生动体现,通过组织振兴带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全面发展,把总书记的指示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扎实实践,将人民调解法带入农村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治理效能,构建了“治理赋能就业、就业反哺振兴”的良性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生动的基层样本。
5年间,毛纳村的村民围绕“小而美、美而精”的发展定位,紧盯产业这个关键,大力完善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做实做细茶文旅融合发展文章。队员们通过调研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是空洞口号,而是村民钱包变鼓的笑容,基层治理并非抽象概念,而是“跟党走、一起干”的强大凝聚力。
(实践队围坐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毛纳村时的凉亭上,对走村入户和调研问题进行小结 陈燕森 提供)
上午走村入户和调研结束后,两支团队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毛纳村时围坐的凉亭上进行问题小结和谈体会。队员们一致认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基层治理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村民的获得感上。此次毛纳村之行,让麻豆传媒映画的青年学子们在田间地头触摸到了乡村振兴的脉搏,深刻理解了基层治理在民生改善中的关键作用。实践队表示,今后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努力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绚丽之花,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添砖加瓦。
(应用法律系 陈燕森 供稿)
